宋老爹脚底出汗,悬在心口无形之手倏然松开。
他呼口气,喉咙微颤。
回来就好,就怕离开之后再也见不到。
“你们在安阳府没房子,是租还是买,钱够不够?”
“你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家里没有大人,要不要让你阿婆跟着一起去?”
“书院什么时候开学,你们还能留多久?”
面对宋老爹一连串问题,宋今昭一一回答。
“现在的房子是临时租的,之后是租是买,等过去之后再从长计议。”
“启明和诗雪都已经长大了,安好也乖,不用阿婆过去。”
“书院八月下旬开学,我计划八月十号再走。”
听到宋今昭他们还要在家里待二十天,宋老爹心里好受了许多。
孩子长大了有能力可以飞,就算再舍不得,也不能拖他们的后腿,只能高高兴兴地将人送走。
宋老爹缓了缓问道:“启明考上秀才,你们租出去的田地粮税就可以免了,租户的一半粮税你打算怎么处理?”
要么将粮税变成租金,要么免掉。
宋今昭开口道:“刚才我已经和启明去县衙办了手续,我名下的四亩田已经转移到了启明的名下,粮税都能免。”
“原是两家粮税各一半,现在干脆就免了,我们也不在村里,大伯二伯还有土蛋阿爷把每年上交的租子卖掉换成钱交给牙行,他们会定期安排人把铺子的租金送到府城,到时候一起带给我。”
同一个户籍土地转让不会有任何问题,现在家里的钱都在宋今昭的手里捏着,她不用担心土地在宋启明的名下会有问题。
宋老爹颔首:“这样也行,到时候阿爷帮你盯着。”
没过几天,村里人都晓得宋家三房过几天就要搬到府城去住了。
不少人私底下议论大房二房亏麻了。
如果不是分了家,说不定能全都搬到府城去,现在大房二房却只能被留下来。
宋二婶在外面闲聊听到后被气出一肚子火。
她回到家把宋耀祖叫到跟前,声音像磨刀石,“你给我听好了,两年后一定要考上童生,再考上秀才,给阿娘争一口气,知不知道?”
背了半天书中间卡了七次的宋耀祖脑子有点疼。
听到这句话只觉得好累。
早知如此,自己当初就不应该提读书的事。
现在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举步维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