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上,宋大郎和宋二郎夫妇只觉得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自家还是靠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可三房已经走出宋家村在城里买了铺子。
过完年宋启明还要去参加县试。
倘若考上,三房一飞冲天,差距只会越来越远。
宋大郎和宋二郎不由地看向自己的儿子。
一样都是读书,宋启明念了一年就能下场,宋永年和宋耀祖却还要继续待在蒙馆。
等转到经馆后还要再读一年,可能不止一年。
宋高力不就第一次考没考上,还要再读两年。
越往后想两人的心里就越没底。
巨大的差距令他们感到泄气,担心钱花出去没得到一个好的回报。
尤其是宋二郎,明年开春给宋耀祖交完束脩,家里就真的穷的叮当响,他从秋收结束后一想到这件事就心慌。
过完元宵,宋今昭驾着马车送宋启明去郑秀才家。
担心睡觉冷,还特意多带了两床厚被褥。
郑夫人盯着正在把被褥搬进房间的宋今昭,眼神久久没有移开。
她扭头看向郑秀才,“宋启明的姐姐今年十六了吧?”
二八年华,正是谈婚论嫁的好年纪。
郑秀才思索后轻点下巴,“好像过完年刚满十六,你怎么想到问这个?”
郑夫人眼中荡开笑意,用手帕遮住唇角小声说道:“我娘家嫂子打算今年给逾白议亲,你觉得宋启明的姐姐怎么样?”
郑秀才驻足在窗前,望着站在门口认真叮嘱弟弟的宋今昭。
他思索片刻后说道:“我觉得不合适,你娘家在皓月城,启明还在读书,他妹妹和他年纪一样大,家里还有一个不到两岁的幼弟,你让宋今昭怎么放心?”
“她就算是嫁也不会远嫁。”
郑夫人眉尖微蹙,不高兴道:“她家里还有祖父母,两个伯伯也还都在,总不会拖着一个孙女不让她嫁人。”
郑秀才摇头,“他们要是靠得上,宋今昭就不会独自抚养三个弟弟妹妹,她应该暂时没有嫁人的打算,不信你可以问问。”
郑夫人手中的帕子缠成了麻花,“等开春后我找人打听打听,顺便也问问我娘家嫂子的态度。”
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眼瞅着县试还有几日就要开始,宋今昭先回铺子把屋子清理出来。
寅时未至,县衙门口就已经挤满了赴考的考生,衙役举着火把维持秩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