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昭去宋春家买母乳给老幺喝,一天给两文钱,我担心他们手上的银钱撑不了多久。”
夏日闷热,宋老爹正坐在屋檐下用芭蕉扇扇风乘凉。
城里的活成年男子都不好找,更别说没长大的女娃。
只出不进,每天两文钱固定开销,一两银子哪里够用。
宋老爹继续说道:“等过些日子地里的庄稼收了,今昭他们吃不了那么多肯定要卖掉一些。”
“今年的粮税可以免除三石,也能多出不少银子,省省撑到明年秋收应该没问题。”
正在缝衣服的宋老太的心情变得低落。
三郎和他媳妇死了,粮食可不得少吃一半。
与宋今昭家隔着两户人家的宋腊黄家,此刻正就着月光在屋内吵闹。
宋腊黄的媳妇:“现在不去要,等他们把钱花光了,一文钱都要不回来。”
宋腊黄眉头紧锁,不情愿道:“三郎和他媳妇才死两天,现在上门要债,和逼死几个孩子有什么区别,村里人知道了会怎么看我们!”
宋腊黄媳妇抬高声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要是不上门去要,时间长了她不认怎么办?”
宋腊黄指着桌上的欠条:“有欠条在怎么会赖账,等秋收后你再上门,现在绝对不行。”
宋腊黄媳妇咬紧嘴唇,胸口闷得慌。
他们家一年也才挣三两银子,把钱借出去的时候想着两家关系还行,谁知道忽然人就死了。
也不知道宋今昭知不知道他们家欠着自家二两银子。
宋今昭连续几天早上都进城,宋腊黄媳妇逐渐坐不住,再次提起上门要债的事情。
“钱可以秋收之后再还,但必须上门提醒今昭,要不然她不清楚,每天进城花钱。”
宋腊黄低头迟疑,最近两天村里的流言蜚语自己也听见了几句。
说宋今昭每天早上去城里吃独食,花钱大手大脚,迟早饿死三个弟弟妹妹。
“上门提醒也行,你态度好点,别逼着他们还。”
“宋老爹还活着,几个孩子要是真还不起,他们肯定不会见死不救。”
宋腊黄媳妇小声嘀咕:“都要把孩子过继冲喜卖钱了,还能有多少情分。”
宋腊黄哑然。
连续几天上山,宋今昭或多或少次次没空过手。
七天孝期过去,今天她特意从城里杂货铺买了香料回来做红烧鸡。
天天野菜冬瓜,自己早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