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车行寥寥,楼里阒静极了。
全神贯注的蓝烟,几乎要成为这寂静的一部分。
梁净川目光落在她身上,无所顾忌地凝视她的手、手腕……鼻梁、鸦羽似的睫毛、 透光而薄红的耳朵……再回到她的手上。
有处污迹看不清楚,得挪个位置,蓝烟后退一步,没往回看,未防手肘撞上了站在侧后方的人。
回头,看见梁净川眼里似有灰绿天光轻晃,视线相及一瞬,他立即敛目,低声说句“抱歉”,往旁边让了让。
她撞到人,他道歉,真是奇怪。
片刻,蓝烟放下手里的东西,取来一支棉签,蘸清水浸湿,在墨迹上轻蹭,检查是否掉色。
填写完评估表,最后总体确认一遍,将表从夹板里抽出来,递给梁净川。
梁净川接过,低头看去。
表头是“纸质送修件病害分类表”,列有基本信息和病害情况,病害分为“纸张病害”和“写印色料病害”两大类,大类之下,又细分“水渍”、“污渍”、“褶皱”……“脱落”、“晕色”等。
他扫过一眼,便递还给了蓝烟。
蓝烟向着门口喊道:“蓉姐,我这边评估做完了,麻烦你过来做一下报价。”
蓉姐在外头应声,说马上就来。
梁净川问:“你们是按评估表收费?”
蓝烟点头。
“我以为是依照作品本身的价值。”
“我之前跟师傅一起修过一幅画,在佳士得拍了一个亿,如果这样收费的话,做一单就可以歇业了。”蓝烟认真解释,“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医院并不会因为病人是亿万富翁就多收钱,我们也是一样,只根据病症和治疗方法收费。”
梁净川点头,“不遇良工,宁存故物。”
蓝烟微愕。
“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和“不遇良工,宁存故物”,都出自明代周嘉胄的《装潢志》,这是本针对中国古代装潢经验和文化的总结性专著。
梁净川微笑,“看了一点纪录片。”
“……还真打算半路改行啊。”
梁净川把头微微低了一下,目光定在她脸上,仿佛认真请教:“还来得及吗?”
蓝烟有些费解,不是很能准确判断,他是不是开玩笑。
“工作室不定期办体验班,你真有兴趣可以过来体验。”蓝烟最终这样回答。这一行本就小众,不必把任何潜在爱好者驱之门外。
“好。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