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注册资金十万的初创公司要求不能太高。
如果麦田很强,宋可也不会接受专辑制作方向让祁愿一个年轻学生来掌控。
宋可点了一根烟,听对面那个男人的吐槽。
“老宋你疯了?一张专辑需要投入的资金动辄几十上百万,你要把掌控权交给一个北电学生?”
那男人正是年轻的矮大紧,现在的他没有后来那么胖,没有留小胡子,看起来有几分艺术气质。
“你知道这张专辑一旦失败,对公司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关门大吉。你怎么敢把公司的前程当赌注压在一个年轻人身上。”
签下祁愿,是他们两个人共同的意思。
京城出了一个拥有创作能力,外形优越的音乐才子,他们都想招揽过来,也同意帮这个有潜力的人出专辑。
但矮大紧认为,祁愿首张专辑应该由公司主导。
准确点说,应该由他这个专业的制作人来主导,这样才可以保证这张专辑不出大问题。
“我看好祁愿,为了签他,我足足磨了九个月。我答应他了,先推出一首单曲看看。如果单曲反响不错,专辑的主导权就交给他。”宋可没有被矮大紧的话左右。
一个成大事的人,怎么可以朝令夕改呢?都答应了就应该奉陪到底。
他和祁愿接触了这么长时间,祁愿的情况他很了解。
给唱片公司寄十首歌,被用了六首,有两三首称得上小热歌。
这录用率、这质量,都很好的证明了祁愿的个人才华。
他一个美国留学回来的海归,对国外的音乐圈有一定的了解。
六七十年代英语歌坛的创作型歌手开始崛起。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霓虹的创作型歌手开始崛起。
华语歌坛隐隐有这个趋势了。
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科技的发展,CVD、收音机大量普及,盗版磁带、盗版唱片越来越多了。
创作型歌手可以自己产出作品自给自足,大幅度降低制作成本。
香江四大天王很多成名曲都是翻唱国外的经典,他们自身不具备太多的创作能力,要配置专业的制作团队重金包装。
创作型歌手还有别的优势,把自己的个人经历、价值观注入作品,比那些翻唱型歌手更具感染力,能够更好跟歌迷共鸣。
还有就是,年轻一代的歌迷要求越来越高,相比歌手的唱功,更在意歌手的才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