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教室像被按下了静音键,连窗外的蝉鸣都似是压低了分贝。从前下课铃一响就炸开的喧闹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笔尖划过试卷的沙沙声、翻书的哗啦声,以及偶尔响起的、压低了嗓门的问习题声。
课桌上的书本堆得像小山,几乎挡住了同学们的半张脸,只有在抬头询问问题时,才能瞥见一张张写满专注与疲惫的脸。
曾经一到下课就抱着篮球往操场冲的男生,如今屁股像粘在了椅子上,眉头紧锁地演算着数学压轴题;爱扎堆聊天的女生们,也聚在一起对着文综大题的标准答案争论不休,声音压得极低,生怕打扰到身边刷题的同学。
整个教室被一层无形的紧张氛围笼罩,连空气都仿佛凝固着“冲刺”的气息,鲜少再有往日的轻松欢乐。
陶苏也不例外,她面前的习题册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批注,手边的咖啡杯换了一个又一个。
偶尔累得抬头远眺,总能看到斜前方的温珣还在低头整理错题本,笔尖不停,神情依旧温和却多了几分凝重。而理科班那边传来的消息,说徐星野还是老样子。
哪怕高三压力山大,他依旧是那个清冷模样,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要么刷题,要么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很少主动与人闲聊,却总有人拿着习题排队找他请教。
有趣的是,就算再紧张,也总有忍不住“冒泡”的小插曲。有一次晚自习,宋乔一实在熬不住,偷偷在课桌底下吃零食,被巡逻的班主任抓了个正着。
班主任没批评她,反而笑着说:“宋乔一同学,补充能量可以,但要记得分享啊!”引得全班同学憋笑憋得肩膀发抖,沉闷的氛围瞬间被打破。宋乔一红着脸,把零食分给周围的同学,连温珣都忍不住拿了一块,嘴角扬起浅浅的笑意。
还有一次,陶苏遇到一道历史难题,跑去理科班找和徐星野谈论竞赛的温珣请教,刚好碰到徐星野也在给同学讲题。
他站在课桌旁,手里拿着笔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声音清淡却条理清晰,哪怕被打断好几次,也没有一丝不耐烦。
讲完题,他抬头看到陶苏,微微颔首示意,眼神依旧清冷,却比以前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
陶苏心里一动,轻声说了句“加油”,他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的弧度。
陈洧舟则成了班级里的“气氛调节员”,偶尔会讲个冷笑话,或者模仿老师的语气说话,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有一次,他模仿历史老师讲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