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这个词。虽然没有直接的照片,但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见过。
“这不可能!”苏砚的声音,有些发抖,“我们离开时,已经将所有痕迹,都清理干净了。那个山洞,也被我们用巨石,重新封死了。他们……是怎么发现的?”
“我不知道。”陆时衍的脸色,也很沉重,“我查过了,这次科考行动,是由国家地理研究所牵头,联合了国内外好几个顶尖的科研机构。领队的,是一位姓陈的资深考古学家。”
“陈国栋?”苏砚下意识地问。
“不是。”陆时衍摇头,“是陈子坤。一个……和赵启明,有过密切合作的人。”
苏砚的瞳孔,猛地一缩。
陈子坤。
这个名字,她并不陌生。在赵启明的那些文件中,她曾多次看到过这个名字。他是赵启明在学术界的重要盟友,也是那个“华夏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的顾问。他以“学术权威”自居,但私下里,却与赵启明一起,利用学术资源,为某些商业项目,进行“背书”,从中牟利。
他怎么会……?
“他一定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了我们的行动。”陆时衍分析道,“或许,他一直派人,在暗中监视我们。”
苏砚的拳头,紧紧地握了起来。
她想起在山谷里,扎西曾说过的话。
“那里,是‘禁地’。传说,那里,是‘山灵’惩罚‘背叛者’的地方。进去的人,没有一个,能活着出来。”
当时,她以为那只是个传说。
但现在看来,或许,并非空穴来风。
“他们想干什么?”苏砚问,声音,冷得像冰。
“他们的官方说法是,进行一次常规的科考行动。”陆时衍说,“但他们的申请报告中,明确提到了‘寻找失落的古文明遗迹’,和‘回收重要文物’。”
“回收重要文物?”苏砚冷笑一声,“他们说的,就是玉璧吧。”
“恐怕是的。”陆时衍点头,“我怀疑,他们的真正目的,不是科考,而是……夺宝。”
苏砚沉默了。
她知道,陆时衍的猜测,很有可能是真的。
那块玉璧,不仅是一个“钥匙”,更是一个“宝藏图”。它所指向的,是那个远古部落,数千年的知识和智慧。对于陈子坤这样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块巨大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肥肉。
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