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我能看一看吗?”
“貂皮,白色的貂皮,整个西伯利亚没有这么好的皮子了。”
陈卫民接过来摸了摸,确实是好皮子,纯白色的,摸上去非常顺滑。
“怎么算?”
“三箱罐头或者二十斤黄瓜一条。”
索菲亚笑道:“同志,你不要骗我们不懂行,据我所知,最好的貂皮也就价值一箱罐头。”
“我这是最好的,我打猎打了十几年,才积攒下来这五条最顶级的貂皮,如果不是真的活不下去了,我不会拿出来交换。”
陈卫民把貂皮放在索菲亚和王慧仪脖子上比画了一下,好看,太好看了。
“十箱罐头,现在交易。”
“上帝啊,华夏人,十五箱。”
“十一箱。”
“不行,必须十五箱。”
有时候,苏联人就是这么轴,他们不懂得变通,说十五箱,就是十五箱。
但是陈卫民就喜欢和他们斤斤计较。
杨树林实在看不下去了,“老陈,抓紧吧,多出来的四箱从我工资里扣。”
陈卫民恶狠狠的瞪着杨树林说道:“扣你五百美元吗,让你逞能。”
“凭啥?四箱罐头也就两百块。”
“你让我不爽了。”
陈卫民把皮子递给索菲亚,让索菲亚安排人去交易。
陈卫民又看到了好东西,而且对方还是苏联人,租赁了一个摊位。
一般都是华夏人租摊位,等苏联人来交易。
可对方反其道而行之,租赁摊位等着华夏人来交易。
这种方式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少。
再发展发展,会发展成苏联人从华夏人手里收购物资,接着在当地摆摊。
“同志,人参怎么卖的?”
“哪一根?”
陈卫民指着最大的一根,“这根。”
“五百美元。”
“这么贵?”
“华夏人,这根人参是乌拉尔山里挖到的,至少五百年,放眼整个远东地区,已经很久没出过超过两百年的人参了,更不要说五百年的宝贝,用你们华夏人说,这跟人参已经成精了。”
“不是种植的吧?”
对方的脸一下红了,“你在侮辱我?我就是远东国营人参农场的职工,不会骗人,像这些,是我们农场种植的,只有十年时间,便宜,十美元就卖。”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