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让王慧仪去把武器方面的专家孟杰请了过来。
对方一听米格-25,孟杰激动了,“陈老板,如果能搞到一两架,对我们华夏正在研究的军用飞机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我听说国家准备成立歼8科研团队,我们完全可以借鉴他们的设计思路。”
“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也不能说很大,这么说吧,米格-25的技术,我们遥不可及,踮着脚都够不到的水平,高空高速性能远超我们,但且设计理念与我们的国土防空需求脱节,所以有借鉴意义,但不可能完全复制。”
一听影响不大,陈卫民有点失望。
“陈老板,真能搞到?”
“能,还能飞的有一百架,不能飞的有一千多架,就是代价有点大。”
杨树林和孟杰石化了。
他们本以为偷偷摸摸搞到一两架就已经是巨大的成功了,没想到竟然能搞到一千多架?
以前,国内的研究人员拿到实物,小心翼翼的拆卸,小心翼翼的测量,小心翼翼的模仿,有些核心部件还不敢拆,怕拆了之后装不回去,或者有些自己掌握不了的技术没发现。
如果有一千多架,研究人员完全可以拆的七零八落来研究,想怎么拆就怎么拆。
“陈卫民,代价是什么?”
“军用罐头一百车厢,水果罐头一百车厢,外加各种民用罐头五千车厢。”
杨树林倒吸了一口凉气。
价值十几个亿的物资?
你在搞笑吗?
光运费就是天文数字。
“老陈,你疯了吗?”
“没有啊,平均到一架飞机才一百五十万块,很贵吗?”
“可我们需要不了这么多,最多只要十架就可以完全满足要求了。”
“总不能只卖给你们十架吧?那不行,剩下的我怎么处理?卖给非洲?”
杨树林和专家同时说:“不行。”
“那我怎么办?我搞到这批飞机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总不能砸手里吧?”
杨树林和专家对视了一眼,说道:“我马上联系家里,等我一个小时。”
杨树林打了个喷嚏,赶紧回了房间。
专家想去看看飞机,陈卫民没同意。
睡了半小时,杨树林和孟杰框框的砸门。
“只要一百架能飞得,其他的拆解后运回国内,按照废旧钢材支付现金。”
“给多少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