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国死命的拼杀,而是在每年春耕的时候,派骑兵骚扰高句丽的老百姓,让他们无法按时下种,当年也就无粮食可收。在这种情况下,高句丽的军队又如何能作战呢?
朱慈琅当时提这个办法只是为了安大家的心,并不是说我们也会这样干。
毕竟我们能做的事情多得很,就算是硬碰硬,满清也不是我们的对手,从南京到京城的战斗已经是说明了这一切,而且还没有了蒙古八旗的支持,再加上满清内部一半人的叛乱,现在的满清在朱慈琅的眼里如同一只弱鸡一样。
“禀报王爷。探子已经查清楚了此次从京城而来的援军,是那位大明太子亲自率领而来,这次又是御驾亲征,军队总数不低于三万人。”
听到下面探子的汇报,吴三桂和这哥俩都皱起了眉头。按说三万多的军队对他们来说就是个小数,根本就不用放在心里。
原来这几位最强盛的时期,谁的手下也有个五六万军队三万人能算得了什么呢?
但是军队和军队是不一样的,你以前那些军队只能说是基本够用,而且是普通的老式军队。大明军队到底有多少战斗力,这就不需要别人给他们多说了,这些人都是在战场上见过的,并且在大明军队的手里吃过很大亏的。
这三万多人散落在战场上,按照以往的战斗比例,至少要派出十五万军队才能够应付,而且这十五万军队必须都得是八旗铁骑才行,其他的军队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能力,光凑人数拉到战场上,只能是给人家送俘虏,成不了一点儿事儿。
此刻他们只有五万人的军队,但是其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超过三万人,剩下的人都是东北各地横征来的,这些人有的根本就不愿意打仗,虽然是女真族的,但却跟多尔衮他们不是一条心。
“我看他们在这几天就会出山海关了,咱们有两个办法,要么化整为零沿途对他们进行偷袭,让他们寸步难行,要么找个宽阔的地方,尤其是我们的骑兵能够发挥出战斗力的地方,跟他们再拼一场。”
吴三桂指出了两种作战方式,大家自然是倾向于第一种,因为第二种我们已经用过好多次了,没有一点效果,而且也会让我们损失惨重,我们现在几乎已经输干净了老底儿了。整个满清的青壮年也就几万人,此次所谓组建起来的十万大军,年纪最大的都到了六十岁了,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
至于从关内拉来的那批汉人,原本都是非常听话的,但得知满清现在的情况,这些人拼了命的逃跑,有的往山海关方向,有的往高丽国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