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孙岳)的陵园了。孙将军是国民军元勋,去年甫逝,葬于此地他生前喜爱之处。旁边应是禹行纪念堂。”
正说着,眼前出现一座小巧的石拱桥,跨过一条潺潺溪流。
桥身简洁,桥栏上赫然刻着“禹行桥”三字。
林崇文在桥边驻足,望着陵园方向,沉默片刻,才缓缓道:
“孙禹行一生戎马,最终长眠于此青山之间。其人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但其抗日之志、爱国之心,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今东北沦陷,华北危殆,正是需要此等血性男儿之时……可惜,可叹!”
他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感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忧国之情。
这番话,与其说是介绍景点,不如说是一次沉重的现实教育。
林怀安感受到父亲平静外表下深藏的热血,也对这位长眠于此的将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处的地形(陵园、纪念堂、桥)也成为了他脑中一幅清晰的地图。
从显龙山区域出来,再往深处走不远,便到了此行的最终目的地——黑龙潭。
潭水碧绿深邃,四周古木参天,环境极为清幽。
潭边一座红墙黄瓦的龙王庙巍然矗立,香火缭绕,与周围自然山水浑然一体。
传说此潭有龙,能保佑学子文思泉涌。
林崇文在潭边小摊上,破天荒地买了一束线香,递给林怀安:
“去,给龙王上一炷香。不求他保你高中状元,但求……但求你心思清明,持之以恒。” 这笨拙的、融合了士大夫理性与民间祈愿的方式,背后是父亲深沉如山、不擅表达的关爱。林怀安心头一热,恭敬接过香,在潭边石阶上虔诚地拜了三拜,将香插入香炉。
香烟袅袅,融入山间清新的空气中。他望着深不见底的潭水,心中一片宁静,责任感与亲情交织在一起。
夕阳西下,一家人踏上归途。
山路蜿蜒,骡马的蹄声和车轮的吱呀声在暮色中回荡。
林崇文的话比往日多了些,他望着远处沉入暮霭的西山,似是无意地说道:
“听闻这显龙山一带,有形意拳的师傅授徒,强身健体倒是好事。习武可强身,亦可铸魂。只是需记得,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切莫耽误了读书的正业。”
这看似随意的点拨,像一颗种子,落入了林怀安的心中。
林怀安默然点头。
这一天的游览,远非简单的山水之乐。
圆明园的废墟诉说着国耻,孙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