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老骨头,就算豁出去,也保证完成任务!找不到水,我李老五没脸回来见大家!”
“好!”
拾穗儿眼中闪过赞许和信任的光芒,随即开始细化部署,“您的队伍,以赵铁柱、王强等二十名最精壮、最能吃苦耐劳的年轻后生为主力!他们的任务,就是全力配合张教授带来的专业勘测团队——搬运那些精贵的仪器设备、根据勘测结果清理井场、做好一切前期准备和后续的挖掘工作!同时,再配五名心细如发、手脚麻利的妇女同志,提前筹备好打井所需的绳索、箩筐、铁锹、镐头等一应工具物资,确保前线需要什么,咱们后方就能立刻补上什么,绝不能耽误一分一秒!”
她说完,立刻转向身旁的张教授,语气极为恳切,“张教授,这寻找地下水源,是技术活,更是精细活,所有的勘测、定位、技术把关,就全仰仗您和您的团队了!咱们村里人,全力配合!”
张教授推了推鼻梁上厚厚的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科学工作者的严谨和不容置疑的坚定:“拾穗儿同志,李大叔,各位乡亲,请放心!我们团队已经连夜调试好了所有设备,明天天一亮,立刻开工!我们会争分夺秒,运用一切技术手段,争取在三天之内,拿出最科学、最可靠的初步井位方案!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站在张教授旁边的陈阳紧接着上前一步,年轻的脸庞上写满了责任与担当:“穗儿,李大叔,我跟李大叔的队伍一起行动!我负责协助张教授记录勘测数据、协调技术上的细节沟通,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同时,我会立刻想办法联系省水利厅和农科院的专家老师,争取通过电话或者最快的方式,获得更多的远程技术指导和支持!多一份智慧,咱们就多一分把握!”
拾穗儿看着配合默契的教授和学子,心中稍安,重重地点了点头。
她的目光随即越过人群,落在了靠后位置一位头发几乎全白、手里下意识地攥着一截磨得异常光滑的旧草绳的老者身上。
那是马大爷,村里最年长的几位老人之一。
拾穗儿的语气变得愈发恳切,甚至带上了几分敬重:“第二战场,固沙护田队!”
她声音清晰地说道,“咱们村周边这一千多亩曾经能长出好庄稼的良田,是祖祖辈辈留下的命根子,是咱们未来能不能重新吃上自己粮食的根基!草方格固沙,看着简单,就是埋草捆子,可这里面的门道深了!分寸、地形、草的疏密、埋的深浅,差之毫厘,效果就可能谬以千里!搞不好,不但固不住沙,反而可能伤了地里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