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难买到,里面的案例非常实用。
张教授摆摆手,温和地笑了:“书放在书架上才是浪费,用到实处才有价值。你们去戈壁扎根,给孩子们带去知识,比我这个老头子把书藏在家里强多了。”
他顿了顿,伸手拍了拍拾穗儿的肩膀,掌心的温暖透过薄薄的衬衫传递过来。
“我教了四十多年书,最骄傲的就是你们这些学生——心里装着远方,不贪恋城市的繁华,愿意去艰苦的地方做实事。这几本书,算是我给戈壁孩子们的一点心意。以后在育苗或教学上遇到困难,随时给我打电话,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脑子还清楚,能帮你们出出主意。”
拾穗儿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视线变得模糊。
她想起大一刚上张教授的《植物学基础》时,自己因为基础差跟不上,是教授利用午休时间给她补课。
大三她想去京科院实习,是教授耐心说服了校委会;大四时她发起“戈壁图书角”计划四处碰壁时,是教授帮她联系出版社争取到了第一批捐赠的绘本……这一幕幕往事涌上心头。
“教授,谢谢您……”
拾穗儿哽咽着,话都说不完整,眼泪滴在《戈壁植物栽培技术》的封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
陈阳悄悄递来纸巾,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用眼神安慰她——他知道,拾穗儿一直把张教授当作父亲一样敬重,教授的支持比任何鼓励都更让她感动。
张教授看着她红红的眼睛,连忙又从包里拿出一本《乡村教育实践指南》递给她:“别哭,这书里有很多和农村孩子沟通的技巧,你们去了戈壁会用得上。我还夹了几张育苗时间表,从播种到定植的时间、浇水施肥的量都写清楚了,照着做能少走弯路。”
陈阳接过书翻开,果然在扉页找到一张泛黄的纸,上面是教授手写的时间表,字迹虽然有些褪色,但依然清晰可见,连“风沙天气需提前加固育苗棚”这样的细节都备注了。
“教授,您想得太周到了。”
陈阳的声音也有些沙哑。他明白,这不仅是文字,更是教授几十年田间地头积累的宝贵经验。
张教授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有困难别硬扛”,才慢慢起身离开。
拾穗儿和陈阳送教授很远,直到他的背影消失在梧桐林荫道的尽头才返回。
“别难过了,教授肯定希望我们把事情做好。”
陈阳递给拾穗儿一瓶水,帮她拧开瓶盖,“咱们把书整理好,尽快寄到戈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