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儿,咱们做新的就行了,她们要抄就抄,只要咱们一直有新鲜的东西出来的话,自然还是会吸引到客人的。”方梨撩起一把铜钱再洒落进钱箱,听着那‘哗啦啦’的响声觉得格外的悦耳。
她们摊位的东西如果一直卖的是一样的,那渐渐的人家买了差不多的就不会再来,也就没有回头客了,毕竟也是图的一时新鲜。
城里的各种铺子那么多,论起手艺来,人家甚至更胜一筹,她能有优势的,就是她脑子里有许许多多的新鲜东西。
方梨去拿了纸笔来,给她们描绘她想要做的新的东西:“如今咱们摊位卖的团扇大多都是圆形与葫芦形的,因为这两种塑型比较简单。”
“接下来咱们可以多加几种不同形状的,比如花瓣型的、芭蕉型的,还有桐叶型的,这些城里的铺子也有的卖,不过因为塑型比较麻烦,做的又精细,价格便也格外的高昂。”
“前些日子我和娘去城里收珠子,顺便去钱庄换钱,城里铺子就已经有摆出不少团扇卖了,我们去看过了。”
“像我说的这些,最低也是二三百文往上一柄,贵上一些的得快一两银子了,这都是给那些大户人家才能买得起的。”
以前刘春丽也做过这样的活,绣一柄团扇的时间比起香囊荷包这样的小物件,要费时的多,自然的得到的工钱也就更多。
这成本都不低了,人家铺子里卖的自然也就不会低到哪里去。
“平民百姓中的姑娘可没人买得起,买个几十文的最简陋的那种团扇尚且要精打细算呢。”
“所以现在天气热起来了,咱们也可以都加上,还是做的堆绫绣,咱们料子鲜亮,不用耗费太久的绣工,价格上自然也能便宜些,还是有优势的。”
“而且她们学也就是学的香囊荷包团扇这些,像是手绳手串,不同的编法,搭配不同的珠子,就能做出不同的东西来。”
“想要买了咱们的回去拆解了慢慢学,也是没那么容易学会的。”
在王木匠那儿定了上漆的彩色珠子后,她便又做出了好些不同款式的新手串来,手绳也是如此,能让人挑选的余地更多了。
哪怕是之前来买过的,也能重新再从她们摊位上挑到东西来。
“还有荷包啊香囊啊,不管是城里的铺子还是咱们之前卖的,其实大多都是大姑娘用的,却没有做给孩子用的。”
“咱们可以多做出一些有童趣的,比如什么虎头的,燕子的,鲤鱼的,葫芦的,这种不同形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