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的那些先驱者。”
脑子里闪过李伟之前给他讲过的一段故事,那是关于1949年二十万大军奔赴新疆开启屯垦戍边事业的历史。
看着还在不断向外扩张的万亩良田,陈风难以想象在当年物资如此匮乏的情况下,那些扎根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先辈们是抱着多么巨大的勇气和责任心。
他们面对“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百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亘古荒原。
引水修渠,垦荒造田,建厂办学,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几乎是两代人的努力,才将新疆变成了如今的模样。
客车缓缓驶入县城,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前的喜庆氛围,盛装出行的人们随处可见,有店家已经在路边支起了小摊,卖的正是象征丰足的“诺鲁孜饭”。
“诺鲁孜节对我们维吾尔族来说就和你们汉族的春节一样,代表新年的开端,每家每户都会大扫除、用松柏枝烟熏祈福,还有就是制作‘诺鲁孜饭’。”
“以前条件不好的时候,‘诺鲁孜饭’就是用剩余的粮食加佐料熬粥,现在讲究了,很多店家都是用水、肉、盐、大麦、大米、面、奶疙瘩等七种原料制成粥底,然后再加各种时令食材提升滋味。”
“但无论再怎么演化,象征幸福、健康、成功、平安、富裕、成长的核心寓意是不变的。”
车继续行进,小麦就给陈风讲起了“诺鲁孜节”的各项风俗习惯。
见到有特色的景象,她还会微微站起,从陈风身体的上方越过,用手指向窗外。
两人靠得很近,陈风甚至能闻到淡淡的发香,近在咫尺的容颜完美无瑕,让他不自觉地把视线锁定。
“怎么了?我脸上有脏东西?”
俗套的玩笑话,却让陈风红了脸颊,赶紧顾左右而言他,却难以骗过自己胸膛里那颗狂跳的心脏。
“我好想真的喜欢上她了。”
念头转瞬即逝,快到陈风自己都没能将其抓住。
司机喊着到站下车,他只得快速拎起大包小包,护着小麦又踏上了去往团结村的路途。
当村子的轮廓逐渐清晰的时候,山那边的夕阳刚好披上橙红色的衣裳。
从蜿蜒的土路径直向里,两侧的田地都散发着泥土的芬芳。
这次陈风没被孩子群围观,迎接他的只有迷人的晚霞和三月的春风。
“待会见着我爸你可别说漏嘴,他要知道我们花钱把客栈改造过了,铁定是要生大气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